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结核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患者HMGB1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9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附属海口医院滨江分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00例,发展成ATDH的患者纳入ATDH组(n=79),未发展成ATDH的患者纳入非ATDH组(n=121),检测HMG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MGB1多态性位点与ATDH的关系。结果ATDH组HMGB1基因rs1045411位点GG、G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和G、A等位基因频率与非ATD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412125、rs1360485以及rs2249825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非ATDH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共显性、显性、隐性模式下,ATDH组HMGB1基因rs1045411位点基因型分布与非ATD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G基因型比较,GA和AA基因型与肺结核易感性有关,在超显性模式下,ATDH组HMGB1基因rs1045411位点基因型分布与非ATDH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在超显性、共显性、显性以及隐性模式下,rs1412125、rs1360485以及rs2249825位点基因型分布与非ATDH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rs104541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ATDH的发生存在相关性,且突变型诱发ATDH可能性更大,而rs1412125、rs1360485、rs2249825位点基因多态性与ATDH发生风险无关。结论HMGB1基因为ATDH的易感基因,其rs1045411位点多态性与ATDH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突变型发生ATDH风险升高。  相似文献   
2.
胆碱能抗炎通路是一种神经-免疫调节通路。迷走神经刺激释放的乙酰胆碱与α7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 相互作用可阻止促炎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最终反馈地调节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物理方法刺激迷走神经、药 物(如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和超声的应用等均可通过胆碱能抗炎通路有效抑制脓毒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万象新  陈建强  韩向君 《海南医学》2013,24(17):2548-254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两所医院60例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前行MSCTA检查,利用三维重建图像技术进行模拟手术入路及肿块与血窦之间的关系研判。结果通过三维后处理后60例患者皆合理的设计和选择了手术入路和术式,有效地避免了颅内静脉窦的损伤,其中5例改变了常规手术入路,7例改变了常规手术方式,6例术前早期制定了次全切手术方案及放疗计划。结论 MSCTA在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术前制定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累及脑膜和脑实质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抽搐、头痛等。因病毒性脑炎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且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所以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3例采用宏基因组测序(mNGS)技术早期诊断出儿童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病例资料,相较于病毒性脑炎的传统检测方法,脑脊液二代测序能及早地做出病原学诊断,在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饮合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瘀阻滞型稳定型心绞痛(SAP)的疗效及对心肌缺血的保护机制研究。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除去脱落、失访和剔除病例,两组最后分别完成63例。所有患者进行抗心绞痛药物和控制风险因素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丹蒌片,5片/次,3次/d;观察组给予丹参饮合温胆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治疗3个月。每周进行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冠心病心肌缺血情况采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评价,中医症状和生活质量分别进行痰瘀阻滞证、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均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和硝酸甘油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Duke评分、总运动时间、出现ST段压低1.0 mm的时间、心绞痛出现时间和代谢当量均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痰瘀阻滞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Z=2.091,P<0.05);观察组ICAM-1,CysC,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FIB)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MA,Hcy和MI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没有发现服用丹参饮合温胆汤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丹参饮合温胆汤加减治疗SAP,可控制心绞痛发作,减轻痰瘀阻滞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着较好临床疗效,且安全,并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管腔狭窄或阻塞,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1,TIM-3)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 056例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定义为重症肺结核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 000名轻症肺结核患者作为轻症肺结核组。比较两组患者TIM-1、TIM-3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检测并比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M-1、TIM-3的mRNA水平;分析重症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TIM-1、TIM-3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重症肺结核组CD8+、TIM-1和TIM-3水平均高于轻症肺结核组,CD4+水平低于轻症肺结核组(均P<0.001)。重症肺结核组TIM-1 mRNA和TIM-3 mRNA水平均高于轻症肺结核组(均P<0.001)。死亡组CD8+、TIM-1和TIM-3水平均高于存活组,CD4+水平低于存活组(均P<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存活组患者TIM-1、TIM-3与CD4+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14和-0.211,P<0.05),而与CD8+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1和0.680,P<0.05)。结论 重症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其体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异常以及TIM-1、TIM-3 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脂蛋白(a)、纤维蛋白单体对骨折患者发生近端深静脉血栓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7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发生近端深静脉血栓患者纳入血栓组(n=34),未发生近端深静脉血栓患者纳入非血栓组(n=63),分析骨折患者发生近端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脂蛋白(a)、纤维蛋白单体对骨折患者发生近端深静脉血栓的评估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伤至入院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心血管系统疾病、并发症数量、血小板活化因子、脂蛋白(a)及纤维蛋白单体均是骨折患者发生近端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预测骨折患者发生近端深静脉血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8(95%可信区间0.752~0.924,P=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1和0.845;脂蛋白(a)预测骨折患者发生近端深静脉血栓的AUC为0.752(95%可信区间0.636~0.868,P=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6和0.843;纤维蛋白单体预测骨折患者发生近端深静脉血栓的AUC为0.959(95%可信区间0.926~0.993,P=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3和0.854;联合检测时AUC为0.989(95%可信区间0.974~1.000,P=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6和0.932.结论 受伤至入院时间、ASA分级、心血管系统疾病、并发症数量、血小板活化因子、脂蛋白(a)、纤维蛋白单体是骨折患者发生近端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入院后连续监测血小板活化因子、脂蛋白(a)、纤维蛋白单体对近端深静脉血栓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罕见病变累及8个脊髓节段的视神经脊髓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例,分析其发病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复习相关文献。1名48岁女性,因"左眼视力下降2个月,双下肢麻痹无力伴胸痛3d"入院,眼底血管造影提示左眼球后视神经炎,脊髓MRI提示C_5~T_7脊髓炎,经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视神经脊髓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非常罕见,其发病机制与广泛的自体免疫性疾病有关,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于脓毒症的医疗投入逐年增加,但脓毒症的病死率却居高不下。目前研究已发现,脓毒症是炎症反应过度和凝血功能紊乱共同导致的,而血小板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小板形成的微血栓可加重器官功能障碍,甚至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还可加重炎症反应。如能在监测血小板功能情况下,适时地予以抗血小板治疗以减轻脓毒症对机体的损害,同时又不增加出血风险,这或将成脓毒症治疗新的方向。抗血小板药物为临床常用药物,且价格低廉,已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广泛应用,但在脓毒症的治疗中报道较少。本文就抗血小板药物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可行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V)低剂量CT扫描及CPR技术在术前评估面神经管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头部外伤伴单侧面瘫患者,采用CARE kV技术进行颞骨HRCT扫描,按就诊先后分4组:A组108例(CARE kV On),管电压120 kVp,B~D组分别为114、105、109例(CARE kV Semi),管电压分别为120 kVp、100 kVp、80 kVp;观察CPR图像面神经管,比较4组患者面神经管骨折发生率、发生部位并与手术结果对照;比较4组间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CT值、噪声(SD)、SNR、CNR及辐射剂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结果 共纳入436例患者,面神经管骨折174例(174/436,39.91%)。A~D组骨折发生率分别为43.52%(47/108)、39.47%(45/114)、37.14%(39/105)、39.45%(43/109);术前HRCT诊断面神经管骨折与手术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5);膝状窝骨折发生率最高(100/174,57.47%),迷路段最低(5/174,2.87%)。A~D组SD、SNR、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除A、B组外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组CTDIvol、DLP、ED、有效电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除A、B组外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ARE kV联合CPR术前能够准确评估面神经管骨折情况,并可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